明清史上的江南才女到底有多牛

明清史上的江南才女到底有多牛

后来,陈寅恪先生又专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“女侠名姝”柳如是。

很多人不解:像陈寅恪先生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学术泰斗,为什么要在晚年历时十多年,几乎花上全部精力,写成洋洋八十多万字的《柳如是别传》呢?

深层原由,乃是因为柳如是也是较早萌生女性觉醒意识,具有“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”的极少数才女中凤毛麟角的一个。

尽管是凤毛麟角,但明清文学发展史上还是有不少女中豪杰,如同被迷雾遮蔽的一座座峰峦,崭露出她们的本来面目和耀眼光芒。

比如:合评《牡丹亭》的“吴吴山三妇”,即清初著名诗人吴人(字吴山)的前后三位妻子合评的《牡丹亭》版本,成为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出版的女性文学批评著作”。

比如:《秋灯琐忆》女主人关锳,她是林语堂眼中“中国古代最可爱的两个女性”之一,更是《清代妇女文学史》最推重的两个浙派女词人之一。

比如:农家女词人贺双卿,是否确有其人其事,胡适提出五个“可疑”,但是她的词作可感可泣,信手拈来,都成逸品,明显高出于同时代才子们的水准,这却是词学评论家的定论。

比如:杭州西溪的蕉园诗社,冲破蕃篱,走向社会,一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启事、有名称、有组织,公众结社、公开活动,具有文学流派性质的女性文学团体。

比如:越中才女、职业女著作家王端淑,她编撰了《名媛诗纬》和《名媛文纬》两书,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女性作家选编女性作品的先河。

比如:“常州词派”大家庄盘珠(又名恽珠),她创立了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两个“第一”,一是编纂我国第一部由女性编纂的女诗人诗歌总集《闺秀正始集》;一是编撰中国第一部由妇女写的妇女史《兰闺宝录》。

李因 落雁图

又比如:明清易代之际的女诗人兼画家李因,大思想家黄宗羲亲自为她作传,认定她与风雅天下的柳如是和王微鼎足而立。

女诗人兼旅行家王微,她编撰了女性文学史上唯一的历代名山游记选本《名山记选》,大戏曲家汤显祖为之作序。

王微画像

再比如:继柳如是、陈端生之后的旷世奇才、商家出身的吴藻,她集美人心、名士风与英雄气于一身,在清代词坛横空出世,自成一家,与男性名家平起平坐,平分秋色。胡云翼《中国词史略》推重她为“清代女词家中第一人”。她早年创作的呼唤女性觉醒的杂剧《乔影》(又名《饮酒读骚图曲》),在中国戏曲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。

吴藻小影(局部) 浙江博物馆藏

吴藻“朋友圈”里还有两个与她旗鼓相当的闺蜜,一个是编选《明三十家诗选》,压倒男性选家,人称“清代第一才妇”的汪端;一个是与顾太清一起创建第一个跨地区女子文学团体“秋红吟社”、撰写《名媛诗话》、招收女弟子的沈善宝。

吴藻以及她的闺友汪端、沈善宝,则是晚清文坛“较早萌生女性觉醒意识”,具有“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”的女中豪杰中的标杆式人物。

推荐阅读

点击书封,即可购买

明清江南才女的文化标本

《有情花月无端雨-明清史上的江南才女》(精装)

江民繁/著

中国文史出版社

作者简介

江民繁,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。报人兼学人。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,涉足中国古代才女文化研究,与王瑞芳 (白虹) 合作编著《中国历代才女小传》。近年出版专著《吴藻词传》,整理并注释《吴藻全集》。

内容简介

本书主要以明清江南才女文化的重点人物为经纬,挖掘和展示她们的不同身世、独特经历、非凡品性、绝世才情,道不尽她们的爱恨情仇、悲欢离合、人世沧桑,写不完她们的锦心绣口、传世美篇、金句警言,尤其关注才女与名士之间、才女与才女之间的文学交游和她们的“朋友圈”,演绎“才”与“情”的交织、“才”与“命”的冲撞,破解业界历来有争议的节点和迷案,可以视为明清江南才女的文化标本。

本书采集了许多异常珍贵的才女文化史料,并有不少新的发现,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,对专业领域不无文献研究价值;而对江南传统文化、古典文学诗词爱好者,则有较高的阅读、欣赏和收藏价值。

欢迎点“在看”,分享转发到朋友圈

欢迎朋友圈各种姿势的分享

购书、咨询

:晓风

了解更多书讯

推 荐 阅 读

#点击文字即可阅读#

晓风书屋营业时间

扬之水《中国金银器》| 银辉闪烁,金光灿然

《马一浮全集》

晓风书屋

微信号

分享最新最美最好的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