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动画五十选丨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名作集

日本动画五十选丨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名作集

虽然早在1917年,日本就已经有动画诞生,但创作者都因各种原因而放弃了动画之路。

直到十三年后,政冈宪三的处女作《难船物语 第一篇·猿之岛》诞生,这位动画大师才拉开了日本动画发展的序幕。

1933年,其拍摄了第一部日本黑白有声动画《世界中心的男与女》(已遗失),之后创作的第一部全部使用赛璐珞制作的《蜘蛛与郁金香》被公认为是政冈宪三的最佳作品。

这部16分钟的短片,风格上贴近当年的迪士尼动画,追求唯美、自然的风格,讲述了瓢虫与郁金香一起打败蜘蛛的童话故事。

尽管全片表面上充满童趣,可1943年的战时背景注定其带有些许政治色彩,片中暗示美国的蜘蛛与代表日本的瓢虫有何寓意,不言而喻。

与之相对的就是同样入选的日本第一部动画长片——1945年的《桃太郎 海之神兵》。

这部出自政冈宪三徒弟濑尾光世之手长达74分钟的作品,号召当时的日本青年投身海军,政治倾向激烈露骨,军国主义色彩尽显无疑。

虽然该片代表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动画的最高水准,在发展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但其带给后世的教诲,更多是切勿让政治摧残了艺术与反战思想。

入选作品:《白蛇传》《西游记》

说起白蛇,关于《白蛇:缘起》《新白娘子传奇》《青蛇》的回忆是一股脑全涌上来了。而要问宫崎骏对白蛇的记忆,那无疑是在62年前上映的,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《白蛇传》。

薮下泰司执导的该片取材自中国经典传说,不仅画风像极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风格,内容也颇具中国风。

电影开头就是一段介绍背景的皮影戏,讲述少年许仙在市场上买下白蛇,与之朝夕相处,后来被家人责令丢弃的过程,这白蛇自然便是白娘子。

除了原版“千年等一回”的爱情设定,薮下泰司也做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改动。

比如小青从青蛇竟然变成了鱼妖,许仙家中养了调皮可爱的大熊猫和小熊猫做宠物,法海的法器变成了欧美味儿十足的水晶球。

不过改动最大的还要属幸福圆满的大结局,成为人的白素贞和起死回生的许仙最终感动了法海和尚,众人目送二人乘船远去,小青则化为鱼身回到海里。

这部其乐融融的家庭电影,不仅火爆日本,更一举卖到美国。

17岁的宫崎骏在电影院看到该片时,备受震撼,才下决心投身动画行业。

我被深深地震撼了,大雪中,我跌跌撞撞走回家中。与他们(剧中人物)的执着比起来,我为自己感到非常地羞愧。

——宫崎骏

【上世纪40-60年代入选作品】

1.《蜘蛛与郁金香》政冈宪三 1943

2.《桃太郎 海之神兵》濑尾光世 1945

3.《白蛇传》藪下泰司 1958

4.《西游记》藪下泰司 1960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