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的铠甲和欧洲的铠甲价格差多少?我们用牛价给你算一下

宋朝的铠甲和欧洲的铠甲价格差多少?我们用牛价给你算一下

大宋时期的骑士们的锁子甲价格等于一匹战马,单独的头盔相当于半匹战马,一副护腿甲也等于半匹战马,欧洲骑士的全套铠甲等于两匹战马。在当时一匹战马等于六头公牛,欧洲骑士们的全套行头至少价值12头牛。之所以有这种算法,那是因为同时期的欧洲根本就没有海量的货币流通,一直到13世纪货币地租才在欧洲流行,大家都觉得用这种算法比较实惠。

那么大宋的铠甲价值多少?12世纪的大宋铠甲价格是每副铠甲“披膊1副,费钱10贯400文;兜鍪即头盔1顶,费钱7贯800文;金装甲1副,费钱38贯200文”,这是1133年南宋铠甲的造价。1132年还是神武右军要求自己打造铠甲,“凡全装甲一副,费钱三万八千二百”。宋朝的铁甲种类繁多,有骑兵铠甲(包括马匹的铠甲),有重步兵铠甲,还有弓弩手的铠甲、将军甲等,因此价格上也有很大差距,最便宜普通“铁甲一副,需工本钱28贯506文”(铁价不算,因为宋朝一斤铁是14到30文钱,用几十斤也不到一贯钱),加了腿部防护的铁长甲(欧洲的铠甲也有专门的护腿,也就是半头公牛的价格)“工本钱29贯”,骑兵保护战马的“朱马甲1副,费钱40贯100文”,步人弓箭手铁甲,每副造价34贯多。

两宋铠甲的特点都是用料扎实,主要材料是铁,普通士兵的铠甲到欧洲都足以让骑士和男爵们羡慕。欧洲骑士远征中东时,就经常觉得锁子甲防护能力不足,要重金购买和中国铠甲类似的拜占庭札甲,以强化自己的近战防护,和十字军交战多年的马穆鲁克战士也喜欢札甲。

宋朝的札甲如果用牛来折价,相对价格就只是锁子甲的几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。北宋徽宗年间一头牛的价值在十贯左右,一副中国札甲也就是三头牛的价钱。到了南宋时期牛价飞涨,达到了40贯到100贯之间,一头牛可以换取一副精美铠甲。和欧洲比起来,大宋的铠甲真不算贵,北宋的教书先生一天的收入就是100文,一年不吃不喝真能买套铠甲;南宋的“武大郎”们开小吃店,一天收入也都有200文左右,扣除基本开支,还真能买铠甲(当然了政府是不同意的)。

欧洲是欧洲,中国是中国,冷兵器时代中国军队的披甲率可不是穷酸的欧洲能比的,否则蒙古人也不会打了南宋那么长时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